暑為夏季主氣,“在天為熱,在地為火”,最易入心。暑邪內傷“心神”,可致人體體溫調節失去平衡,大量蓄熱,兼之其升散的特性,使膝理開泄,不斷出汗,耗氣傷津,易造成人體中暑。所以,夏季養生,首要需養心,防暑降溫。
炎夏,在外要注意防暑,在內需注意養神
心主神志,暑熱之邪侵入人體,熱擾心神,人常表現出心煩不寧、坐臥不安、思緒雜亂。此時應有意識避開這種不良心境,做到神清氣和、快樂歡暢、胸懷寬闊,并調息靜養,所謂“心靜自然涼”。
心主血脈,泵血以營養全身。夏天人體新陳代謝旺盛;血液循環加快,相應心臟負擔加重。夏天不可過勞和熬夜,要注意睡眠和休息。在夜間睡眠減少的情況下,安排適宜的午睡是保護心臟的有效手段,一般來說,午休50~70分鐘,養心************。
“汗為心之液”,與血同源。夏天人體大量出汗,體內水分減少,可致血容量下降。夏天“靜”不僅能養血,減輕心臟負擔,還可斂汗,不致汗液大泄。因此,應盡量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的運動,減少出汗,同時還應及時補充水分,擴充血容量。
夏季養心飲食調理很關鍵
飲食調理對養心也很重要,夏天特別有講究。
心在上屬火,腎在下屬水,水能克火,咸味入腎,可堅陰以遏制心火亢盛之勢,故夏天應注意補充鹽分,既是為了防止體內水分丟失,也是為了平抑在上的心火。酸味食物具有化生津液的作用,且能幫助消化,收斂汗液,宜擇食。還應選擇苦瓜、綠茶等苦而寒涼的食物,以期直折暑熱。夏天應忌大辛大熱之品,以防火上澆油,變生他恙。蓮子、荷葉、竹葉均入心經,不僅有清熱解毒之功,還兼具清心除煩、養心安神之效,可將其分別與粳米同煮制粥,夏季常食。